[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5480XT/2025-00027 | [ 发文字号 ] | 渝大数据函〔2025〕287号 |
[ 主题分类 ]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大数据发展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5-07 | [ 发布日期 ] | 2025-05-15 |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42号提案答复的函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42号提案
答复的函
郭同永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AI赋能城市治理,助力加快数字重庆建设的建议》(第1142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应急管理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深化AI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底层基础能力
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探索AI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工作部署,加快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重庆人工智能底座,一体打通算力、数据、模型、智能体等关键要素。
一是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云、边、端协同的共享算力资源池,在底座集约部署智算算力,在本地形成200P电子政务外网和3300P互联网智算算力资源,能够满足当前数字重庆建设的算力资源需求。基于算力调度系统,精细管理大模型和智能体在训练、推理过程中所需的算力资源,动态平衡运行效率和成本开销。
二是构建人工智能数据资源体系。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迭代优化数据资源接入、汇聚、治理、流通机制,完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归集、处理功能,大力推进训练数据清洗、转换、标注、划分等工作,形成丰富的测评数据集、训练数据集。打造数字重庆政务基础语料库,构建政策法规、办事指南、数据报告、知识问答4大类政务语料数据分类体系,制定13项政策法规数据元标准,完成3000余份政策法规文件的归集、治理、标注,初步形成约22万条政务基础语料,为各类AI应用场景提供基准语义规范,实现政务知识体系的全面贯通与深度融合。
三是构建人工智能能力组件体系。建设模型服务系统,打造支持市场主流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的一体化环境,部署通义等5类10余个版本的通用大模型,向部门、区县开放MaaS模型即服务能力,形成丰富的语言、视觉、多模态通用大模型集群,累计调用次数超30万次。建设智能体开发系统,提供便捷易用的智能体开发、管理、配置等工具,围绕三级治理中心八大板块的高频共性需求,打造智能客服、智能搜索、视频分析等8个通用智能体,最大层面上支持各级各部门快速复用AI能力。开展面向全市的AI赋能专题培训会,收集157项AI场景需求,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支撑50个市级部门、35个区县基于8个通用智能体开展场景智能体配置,统筹建设首批智能体50余个。
二、建成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探索AI赋能数据治理
优化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以建带聚升级数据资源体系,推动数据流整合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
一是建成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成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以形成“建设集约、管理规范、整体协同、服务高效”为目标,迭代升级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形成横向联通100余个市级部门、中央在渝机构、公共企事业单位,向下全覆盖纵贯41区(县)、1031个乡镇(街道),向外打通四川省的一体化数据资源底座,全面提升公共数据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数据有效流通和充分共享支撑能力。
二是构建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机制。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实现公共数据编目达17万类,归集、共享公共数据达16万类,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森林防火、防灾救灾、除夕调度等应用场景,全覆盖建成数据高铁,实现“秒级”数据调用。建设六大基础数据库,建成国土空间综合信息系统(GIS),构建市域一体建设、二三维一体、全域共用的空间底座,实现全市所有镇街人员密集区域L2级实景图全覆盖。成为全国首批数据直达基层省市,建成国家数据直达基层专区,畅通国家到市级部门、区县、镇街“数据通道”。
三是积极探索AI赋能数据治理。探索利用大模型语义分析、理解等能力,打造数据资源目录智能检索、数据治理规则智能推荐、数据探查规则智能推荐等AI模型服务,激活沉淀的目录、元标准、数据字典、治理规则等数据资源价值,提升公共数据治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拓展公共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三、推动打造AI赋能应用场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联合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编制印发《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9个重点领域,打造AI赋能综合场景,支撑“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整体智治,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等领域应用,创新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
在产业发展领域,深化“AI+产业大脑”实践。加强建设AI赋能平台,优化精准服务、精准招商、经济运行、政策匹配、融资服务5个智能体,上线看数据、找企业、配政策等辅助决策功能,贯通多元实战场景,实现AI大模型精准赋能产业发展。打造能力开放平台,聚焦智改数转、产业生态、共性技术、政府服务,加强开发AI能力组件,组件生成、汇集、输出、复用等功能形成实战能力。构建AI赋能产业细分场景。启动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揭榜挂帅”工作,支持区县和骨干企业新建一批细分行业产业大脑,鼓励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围绕企业研产供销服,打造AI政策助手AI智能检测等AI赋能场景,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脑构建融资服务共性场景,通过企业精准画像分析、融资服务智能体调用,精准匹配融资产品和服务,通过AI赋能助力企业融资推动社会侧和企业侧高效协同。目前,已支持南岸区揭榜建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大脑,构建要素供给信息发布、亩产强度、产品中试等场景,协同制造、全生命周期追溯、智能生产等场景,谋划建设 AI赋能场景,推进智能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公共安全领域,以切实解决应急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推动开展多个场景的AI赋能工作。一是强化指挥决策辅助。通过AI算法模型优化,进一步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与公安等 12个部门、26个业务系统对接,构建AI赋能体系化构建自然灾害应对“44NN”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机制【1-3天、6小时2小时、实时“4分段预警”,市-区县-镇街-村社(网格)“4分级响应”,各行业领域“N分类场景”,各级各部门“N分层任务事项”】,智能式系统化开展自然灾害警情、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工情、舆情“七情”统计督导。二是AI赋能应急监管模型研究。开展基层智能辅助模型研究,整合应急监管行业知识构建本地特色的应急行业知识库,解决基层应急组织日常工作中专业度不足的短板,提升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在风险研判、资源调配、处置救援等关键环节的效能;开展智能预警模型研究,接入气象、地质、交通、公共安全等多源数据,构建全域感知网络;利用DeepSeek等模型实现风险预测、事件智能分类、实时态势推演,精准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利用DeepSeek等模型的推理能力,辅助生成应急处置预案,结合实时数据和历史经验,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三是开展应急实用功能建设研究。围绕当前应急监管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结合当前DeepSeek等模型成熟成功应用,重点开展应急数字宣讲机器人、一言舆情洞察助手应急PPT辅助制作、应急智能问答、应急智能执法、应急智能处置等功能建设开发。
在智慧交通领域,我市聚焦AI+交通运输融合应用场景打造,一是强化交通数据归集共享。依托市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完成包括道路运输车辆基础信息、两客一危车辆动态信息、船舶营运基本数据等365类部门数据和85类基础数据归集工作。持续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壁垒,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开放、共享及利用水平。二是充分应用AI底座。依托数字重庆人工智能底座,统筹推进AI大模型在交通系统统一部署,发挥AI大模型在业务场景处理的优势,探索赋能业务场景。三是探索场景创新应用。依托渝运安、渝你同行、高速畅行、交通运输打非治违等重点应用,从“维修专家智能问答、驾培学时造假智能检测、驾驶员危险行为智能监管、公路智能检测、智能执法辅助”等应用场景出发,分级分类围绕“大模型+小模型”积极探索AI赋能应用。
四、支持南岸区运用AI技术赋能地区治理
南岸区产业基础雄厚,基层治理场景丰富,优势产业突出,具有良好的AI赋能试点场景。下一步我局将重点支持在南岸区开展相关AI技术赋能试点。一是支持南岸区基于AI底座开发智能体。率先为南岸区开放AI底座试用账号,保障智算算力、大模型等资源供给,提供智能体开发指导,支持南岸区开发满足发展、服务和治理需求的AI应用。二是支持南岸区在全市范围内打造特色AI赋能综合场景。基于一体化平台和AI底座提供的数据、算力和大模型资源,我局将积极协调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委、市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和市级治理中心、基层智治专班等单位,助力南岸区打造AI+南山治堵、高楼火灾应急处置等综合场景,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三是支持南岸区申报AI领域重点项目。支持南岸区申报符合条件的数字化转型专项、“两重”项目。
此复函已经代小红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5年5月7日
联 系 人:陈焱
联系电话:67725778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版权所有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主办
渝ICP备19000372号-2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113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2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