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第六届第一次会议第066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第六届第一次会议
第066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尊敬的彭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若干建议》(第0669号)收悉。您的提案围绕着力破除影响数据要素有序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保障数据要素安全等方面,就全面深化我市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出宝贵建议。对此,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协办单位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数据要素市场化总体情况
三、关于“打通数据要素的流通交易环节”的建议
(一)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出台《重庆市数据条例》,全面规范重庆市数据活动;出台《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推动公共数据归集、共享、开放、运营,助力数字重庆建设;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省级数据治理“十四五”专项规划《重庆市数据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刻画提升数据“聚通用”发展水平,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利用高地的实施路径;从数据资源类、系统及技术类、管理类、安全类四个维度,编制印发《重庆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等28个公共数据管理系列规范,构建形成全市一体化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全面系统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的数据管理规则体系。
(二)建设数据交易枢纽—西部数据交易中心。2021年12月17日,成立西部数据交易中心,2022年7月15日,西部数据交易中心交易大厅正式投用,并逐渐形成了以西部数据交易中心为核心,构建数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2+11”交易生态体系,初步建立数据交易规则、合规审核指南、数据评估指南、安全保障规范、交易实施技术指南、数据训练场使用指南等数据交易机制,推动数据交易合规有序。
(三)营造技能人才发展良好氛围。强化交叉融合,促进传统优势学科智能化应用。新设数字技术创新管理、智能零碳等13个领域,立项建设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107个。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鼓励探索大数据智能化校企合作等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共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1个,共建专业26个。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与高职院校开展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贯通分段培养(“3+2”专本贯通)智能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年度招生4400余人。建立“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全市数字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6万人。新建“智能+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空间10个、数字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个、数字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全市技校开设数字技能专业110个,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91%。成功举办2021智博会中国智慧城市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联合四家基金公司发布规模1亿元数据开放应用联合基金,10个优质项目成功签约。
(四)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和场景应用。一是依托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在全市建立了“国家—市—区县”三级数据共享体系,实现24个国家部委与我市数据共享,中联76个市级部门和3个公共企事业单位,下通全市所有区县,实现市区两级数据共享,有效满足全市各部门各区县数据共享需求。二是对标国家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建立权威高效的重庆市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成立重庆市政务数据共享协调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数据共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统筹推进我市数据归集利用、充分共享。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建立数据资源“一本账”,对各部门在政务信息化系统应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依照权力清单履职和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中产生的成果记录进行全面摸底,编制公共数据20340类,构建起“部门全覆盖、业务全覆盖、数据全覆盖”的统一的数据目录体系,形成共享数据目录10491类和开放数据目录5603类。按照“应享尽享”贯彻落实“三清单”制度,共享数据从2021年的4055类增长到2022年的10288类,增长153.7%,开放数据从2021年的1310类增长到2022年的5493类,增长率319.3%。按照“数据回家”实现市级数据下沉区县,进一步发挥数据共享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服务企业和人民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22年通过市级数据下沉、区级数据共享和基层数据采集多种渠道,归集市级部门和中心城区(“9+2”区县)189类数据资源,其中市级数据21个部门142类,区县数据47类,共9亿条数据(含电子证照数据和GPS数据),实现市、区县、镇街、社区四级共享数据,支撑快速指挥调度、所见即所通、社区突发事件处置、基层智慧治理移动终端、社区“一张表”、社区日常服务等多重功能,打造“党建引领物管”“老马带小马”“矛盾纠纷化解”“食品安全”“出租屋管理”“智慧电梯”“智能消防”等多个应用场景。目前,川渝省级共享系统实现了跨区域联通,两地134个部门(重庆69个,四川65个)实现跨省共享数据12141类,推动实现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公积金互认互贷、户口迁移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311项“川渝通办”事项。
(一)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法规体系。出台《重庆市数据条例》,规范重庆市数据处理。制定完成《重庆市数据领域行政执法暂行规定》,健全完善约谈、责令改正、行政执法取证等制度机制。编制《重庆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健全我市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增强数据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出台《规范企业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责任分工方案》,规范企业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保障政务系统和数据安全。印发《重庆市公共数据安全检查指南》等13个技术规范,规范开展公共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共享、开放、销毁等行为及其安全与管理活动,维护公共数据安全。
(二)指导督促开展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印发《重庆市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规范重庆市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原则、定义、方法以及公共数据的安全分级管控要求,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共数据进行分类和定级管理。建立全市数据安全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形成了数据安全监管合力。通过召开市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专题会、开展全市政务数据安全重大风险排查、开展数据安全宣传教育等方式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推进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强化数据安全意识。
(三)强化企业数据安全能力建设。自2019年起,全市每年度常态化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习,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互联网企业为重点,在互联网真实环境下开展实战对抗演习,全面检验、提升全市重要行业、重要单位的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目前已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网络安全培训236家次,举办专门数据安全讲座12次。集中打造10个以上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协同建设10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截至目前,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仙桃数据谷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特色类示范基地(软件信息服务),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渝中区)建设启动,仙桃数据谷入选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
五、下一步工作
(一)创新数据要素确权授权制度。一是探索开展数据(产品)登记。探索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产权分置的运行机制,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的确权授权制度,保障市场参与主体持有、使用、经营数据的权利。二是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创新公共数据运营模式,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发利用、增值收益”的市场化机制,鼓励引导中央在渝企业和机构开展数据授权运营。三是推动企业数据和个人信息数据授权使用。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在“渝快办”上建设个人和法人数据空间,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合规、便捷的数据携带、授权、存证及溯源等服务。推动数据处理者按照个人授权范围依法依规采集、持有、托管和使用数据,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二)加快数据要素流通。一是完善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围绕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高效流动,编制印发《重庆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目前该方案正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二是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研究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服务指南,重点解决数据要素特别是高价值公共数据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难点、供需痛点、融通堵点。三是健全数据合规交易流通机制。加快数据交易中介服务、数据登记、数据价值评估、数据交易收益分配、数据纠纷处理机制等配套制度建设,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四是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开创数字重庆建设新局面。加快构建以数字化经济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大数据、先进计算、数字内容、区块链等数字产业,举力构建“五十百千万”数字产业发展体系。五是加快建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立足智能制造、节能降碳、绿色建造、新能源、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贴近业务需求的行业性、产业化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逐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
(三)全方位构建数据安全生态体系。一是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出台《重庆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研究制定《重庆市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厘清各方权责边界。健全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审查制度,落实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二是加强数据交易流通监管。建立健全数据流通监管制度,强化进场交易数据的安全保障,加强数据流通交易全过程监测预警,切实维护市场主体权益,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健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数据安全监管平台,加强数据安全和业务协同监管,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强化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平台数据安全防护,确保平台持续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全市政务数据安全。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形成全市重要数据目录,加强重要数据保护,开展数据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数据安全意识持续开展全市政务数据安全重大风险排查。四是严格遵循立法权限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全方面各环节保证数据安全。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