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877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张卫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建议》(第0877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入生产生活,在引发新一轮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数字生活新体验的迫切需求,推动“元宇宙”快速走上“风口”。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促进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进程,积极开展“元宇宙”前沿技术创新探索,对重庆抢占“元宇宙”技术和产业发展新风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积极谋划“元宇宙”等创新产业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顶层谋划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数字产业发展的顶层部署谋划,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及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发展纳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高位推动。《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作方案》《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重庆市数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均对相关数字产业做了部署,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AR/VR等领域,注重融合创新、全面赋能,积极开展“元宇宙”前沿技术创新探索,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日趋完善。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出台《重庆市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一是前瞻性布局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规模组网和应用示范城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19个、居西部第一,乡镇5G网络到达率100%。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总量达149亿,已接入二级节点38个、企业节点2万家,服务西部10省市。全市统一的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山城链”加快建设。二是统筹布局全市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成功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成渝节点,加快打造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云计算数据中心在用机架2.1万个,服务器16万台,可提供通用算力190P。建成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京东探索研究院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打造算力服务高地,规划算力达1100P。
(三)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推动出台《重庆市数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构建“五十百千万”数字产业发展体系,集聚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704家。一是加快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瞄准数字产业“榜单独角兽”“隐形独角兽”“重点培育上市”企业,实施重点引进和培育。二是集中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持续打造西部科学城数字产业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渝中区块链产业园、南岸数字内容产业园、重庆市数字产业示范园(江北)等一批特色数字产业园区。三是协同建设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持续支持大数据智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先进区块链研究院、先进计算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发展。四是加快培育引进一批高成长型数字经济企业。围绕数字产业12个领域,强化市区联合招商。全力推动“满天星”行动计划应用场景开放,建立市区联动应用场景开放机制。五是加快培养高素质数字人才。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布局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计算及应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区块链工程等元宇宙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点44个。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引育,集中组织发布数字化招聘职位1300多个。改革数字经济人才评价体系,组织大数据智能化职称评审510名。组建大数据智能化专家库,聚集咨询专家400名。深化“政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各类人才联盟、科技人才大市场作用。
(四)深化数字重庆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导意见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大数据发展局会同市委改革办起草《关于数字重庆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系统谋划,提出“1273”的整体框架布局,一是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平台”,打造数字重庆建设的智慧化平台中枢,支撑各级各系统各领域应用创新;二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三是推动数字化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党建整体智治,数字政务高效协同,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社会普惠便捷,数字文化自信繁荣,数字法治保障有力,基层智治共建共享;四是强化数字重庆建设“三大保障”,构建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体系,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体系。
(五)积极布局元宇宙产业。一是协同相关市级部门在渝北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共同举办中国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揭牌重庆市元宇宙先导试验区和授牌重庆市元宇宙生态产业园,签约成立重庆市元宇宙发展基金、重庆元宇宙产业智能研究院和寅生研创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并由60余家单位发起成立中国(重庆)元宇宙产业联盟,论坛聚焦元宇宙技术研发、融合应用、产业生态等前沿话题,共话元宇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重庆打造元宇宙生态集聚地。二是支持璧山区围绕数字文创、信息安全、软件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直播电商、动漫电竞、商务会展等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数字产业,积极引进清博智能、清芸机器人、为快科技等元宇宙相关企业。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服务商,依托已积累的海量AI分析文本、6700万节点、1.5亿个关系的知识图谱技术、动态推演技术和态势感知等技术优势,拓展虚拟人、智能营销商业洞察、智库等业务线,搭建元宇宙研究室,为政府、企业、高校等提供元宇宙解决方案。2022年,璧山区与清博智能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元宇宙产业园项目,探索以元宇宙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及成果转化模式,构建研究院、产业链企业、产业基金等协同发展的运行体系,将产业园打造成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产业集聚为一体的元宇宙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引领国内元宇宙产业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我市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围绕构建“政、企、学、研”一体化体系,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元宇宙产业璧山模式。
一是强化统筹规划。协同璧山区人民政府打造璧山区元宇宙产业发展示范区,以璧山区元宇宙创新产业园为核心载体,重点聚焦“元宇宙”相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产业聚集,高水平打造元宇宙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
二是打造产业集群。瞄准元宇宙全产业链,积极对接阿里巴巴、百度、海尔数科、中科创达、为快科技、视辰科技等行业龙头及独角兽企业,促进我市元宇宙产业聚链成群。
三是构建发展生态。协同相关市级部门及区县政府共同谋划举办中国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工业元宇宙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推动“中国(重庆)元宇宙产业联盟”、“工业元宇宙产业联盟”等相关产业组织成立运营,联合本地投资机构、上市企业等共同参与发起“重庆市元宇宙发展基金”,发布元宇宙优质项目池,进一步完善我市元宇宙产业生态。
四是建设创新平台。利用现有产学研用资源,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标准组织等组建元宇宙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等多元创新载体,构建元宇宙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围绕元宇宙产业,鼓励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协同攻关,重点开展数字孪生、智能算法、数字内容、柔性感知、空间互联网、智能终端等理论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动元宇宙核心技术发展,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支持璧山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学院等紧密合作,建设元宇宙公共研发平台、科技检测平台等综合服务平台;支持璧山加快培育元宇宙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培育元宇宙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
五是推动场景开放。数字重庆建设为我市元宇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我市将积极组织探讨元宇宙相关技术与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针对汽车、工业、建筑、教育、旅游、文体的元宇宙等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全面推进“元宇宙”相关场景创新和应用实践,创建元宇宙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元宇宙产业及互联网服务创新发展区,推动我市打造西部乃至全国的元宇宙产业引领区。
六是培养数字人才。提升元宇宙产业相关专业质量,持续实施全市专业建设“六大行动”,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鼓励高校增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与工程、智能交互设计、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推进“双万计划”,开展专业常态化监测评价,促进元宇宙产业相关专业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重庆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虚拟教研室建设,鼓励高校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建设新形态数字教材,丰富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构建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发展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高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创新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引导高校加强元宇宙产业相关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元宇宙素养、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快培育技术型、应用型、融合型人才。
此答复函已经代小红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3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