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5480XT/2023-00067 [ 发文字号 ] 渝大数据函〔2023〕157号
[ 主题分类 ] 交通、工业、信息化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大数据发展局
[ 成文日期 ] 2023-04-12 [ 发布日期 ] 2023-12-11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92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

关于市届人大次会议第0926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复函

周恩海代表:

提出的《关于支持黔江开展智慧黔江建设试点的建议》(第0926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推动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优化完善顶层设计

20194月,《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渝府办发〔201966号)正式印发实施,明确提出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网覆盖、政务协同全渝通办、生态宜居全域美丽、产业提质全面融合、基础设施全城连接的总体建设目标。20233月,市大数据发展局起草《关于数字重庆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1273的整体框架布局,1即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平台2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7即打造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基层智治七大赛道3即强化数字技术、数字安全、数字治理三大保障目前,该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拟于近期报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实施

(二)全面构建基础支撑

在全国率先建立国家区县三级政务数据共享体系,建成重庆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上接国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7个国家部委与我市数据共享,中联76个市级部门和3个公共企事业单位,下通38个区县及两江新区、高新区和万盛经开区,实现市区两级数据共享目前,共享数据日均调用量突破1100万条,累计调用量193.7亿条,累计调用流量16TB,我市数据共享调用量位居全国前列。高标准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完善一核两区多点空间格局,云计算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数据中心互为补充的多元算力体系基本成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在用机架2.1万个,在用服务器16万台,上架率68%,可提供通用算力190P建设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该通道是我国唯一一条面向单一国家点对点的数据通道。大力推动城市互联重庆是全国19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之一,已实现与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网络直联。

(三)着力打造应用场景

民生服务领域建成全市统一的医疗机构数据平台,接入公立医院227家、民营医院17家,基本实现公立医院实时监测全覆盖全市电子健康卡发卡1041万张,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完成1200个医疗卫生机构应用环境改造。累计建成智慧医院57建成互联网医院52家(含中医医院2家),实现家庭医生线上签约服务全覆盖。教学教育方面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全覆盖,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占比达100%推动7个区县、425所学校开展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县和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创建实现全国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轨道交通全部车站实现移动支付购票和扫码过闸乘车,并实现与成都、上海、广州、北京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扫码付互联互通功能。

城市治理领域推进市级城市管理智能中枢建设,构建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为全国第一家省(直辖市)层面城市管理行业大数据中心。深化视频图像智能化在城市管理行业的应用深度和识别精度,实现58类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动态识别、自动立案派遣、远端核查评价等智能化流程实现重点运营车辆监测基本全覆盖,涵盖全市中心城区1.6万余辆巡游出租汽车、3.7万余重点营运和9700两客一危车辆建成重点运营车辆联控系统,交通基础感知网络基本形成。深化移动警务交巡执法通智能应用执法模式由传统的线下、手工执法向线上、智能执法转变,大幅提升执法效率,平均每起执法时间由10分钟下降至3分钟智慧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平台入驻食品领域市场主体70余万家。建成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建成智慧电梯监管平台,平台登记电梯总台量24台。

政务服务领域建成渝快办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渝快办”3.0版,推出“渝悦生活”服务专区、企业服务专区等特色服务,服务事项已涵盖27个个人生活领域和26个法人办事领域,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超2400万、累计办件量突破2.4亿件。持续优化提升注册登记系统,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电子化,行政许可业务系统与渝快办平台对接,压缩开办企业时间,减少办事流程,实现一网通办,助力一照一码走天下。警快办为支撑,以渝快办为纽带,持续优化完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体系警快办日均访问86万人次。川渝通办方面,311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

产业融合领域重庆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由2017年的53.8提高至2022年的61.5,累计提升14.3%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重庆)开放接入西部九省市二级节点32。国家星火·链网区块链超级节点落户重庆。忽米网、吉利广域铭岛成功入选国家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平台15国家级双跨平台在渝布局。累计推动实施55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734个数字化车间和127个智能工厂农业农村方面,全市已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40市农业科学院鱼菜共生AI工厂获批成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渝北区青龙村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被评为2021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共建设益农信息社9441个,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金融服务方面,积极打造快融企业融资大数据服务平台,目前平台累计融资金额500亿元

生态宜居领域1+5+N架构,以一个全要素、高频度、多用户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为基座,构建了涵盖大气、水、声、土壤、自然生态等五大环境综合应用系统和多个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在全国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市级各部门中位列第一方阵。在智慧河长方面,重庆市智慧河长系统上线运行,为全市1.7万余名河长提供服务。在气象预警方面,依托御天智慧防灾系统构建完善区县乡镇(街道)—()—六级一体化预警工作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打造整体智治、全面赋能的数字重庆,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数字重庆建设。

一是打造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支撑、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原则,加快构建区县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平台建设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迭代升级渝快办”“渝快政,构建数字重庆建设的智慧化平台中枢,支撑各级各系统各领域应用创新

二是夯实数字重庆建设基础。构建泛在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高效利用的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加快构建以新型网络为基础、智能计算为支撑、融合应用为创新突破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三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推动数字化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党建整体智治,数字政务高效协同,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社会普惠便捷,数字文化自信繁荣,数字法治保障有力,基层治共建共享

四是强化数字重庆关键能力保障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构筑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体系,切实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构筑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体系,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三、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支持黔江开展‘智慧黔江’建设试点”的建议

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市将加快构建区县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平台,打造开放兼容、精准管理、服务高效、安全可靠的综合性集成性基础环境。结合您的建议,我局将积极支持黔江区开展试点,通过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实现本区域应用的一本账管理以及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配置。同时,将筛选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探索开展平台+大脑试点,推进领域大脑+区域大脑整体智治协同体系建设。届时,市大数据发展局将积极组织黔江区参与试点申报工作同时,以渝快办渝快政为抓手,加大力度协助黔江区推行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移动应用一端集成的工作。

(二)关于“继续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的建议

2021年起,市经济信息委连续3年在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对黔江区等部分两群区县进行倾斜,在享受全市统筹工业和信息化资金的基础上,切块500万元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黔江区特色绿色产业发展,并降低项目申报条件门槛。2021年,黔江区8家企业的10个项目获得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576万元;2022年,黔江区5家企业的5个项目获得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补助资金579万元。目前,市经济信息委已有战新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多支基金,以及市级工业信息化专项、科技发展专项、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等专项资金,对企业研发创新、产业链培育、智能化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予以支持。同时结合您的建议,2023年市大数据发展局设立了大数据应用发展补助专项资金将进一步对全市数字产业发展、应用场景建设等加大支持力度。市大数据发展局将适时面向全市各区县下发资金申报通知建议黔江区提前做好项目培育和储备届时,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将在符合现行市级专项资金政策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和配合黔江区相关单位开展项目资金申报工作

此答复函已经代小红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34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