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804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函
邓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数字治理建设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提案》(第0804号)收悉。经与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委员建议办理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市委网信办、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市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全市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建设,共建全市基层治理数据库,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础支撑能力等工作任务。前期,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围绕基层治理标准化智慧化建设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形成《基层治理标准化智慧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并在渝中区启动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建设试点。
(一)我市基层治理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情况。目前,基层治理政务服务点多面广,涉及组织、政法、民政、公安、城市管理、应急等职能部门,其中,市民政局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村(居)委会为应用主体,建成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整合社区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资源,建立社区信息资源数据库,汇聚数据包括社区人口信息3000余万人、村(社区)基本信息11286条、基层治理队伍37万人、养老机构1661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788个、入住老人7.4万人、养老行业从业人员1.9万人。开展民政业务数据与全市人口数据碰撞比对,自动标记人口标签信息,包括低保对象86.6万人、特困对象18.2万人、临时救助对象6.2万人、残疾人68.2万人、孤儿7343人、留守儿童28万余人、老年人700余万人。全市人口数据和民政服务对象标签数据已分解到村(社区)校核和使用。建设网上村(居)委会,支持“五个民主”线上运行,畅通和规范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网络渠道,助推基层治理全过程民主。部署“渝快社区”APP,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统一服务入口。截至2021年底,9776个村(社区)、1685个养老机构及3285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分别使用智慧社区和智慧养老功能,平台用户数9.3万人,月访问量约200万人次,取得初步应用效果,得到基层肯定。市委政法委已开发完成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拟在全市试点推广,实现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9+X”工作管理。
(二)推动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建设试点。
2021年9月,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等部门共同推动基层智慧治理平台渝中区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国建成基于数字孪生底座的基层智慧治理平台,贯通市、区、街道三级组织,构建“市、区、街道、社区、网格、物业、楼栋”7级治理架构。
1.搭建CIM平台。目前,正在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全国首个由三部门联动实施的CIM平台。通过基层智慧治理渝中区试点,探索全市统一CIM平台建设模式,截至目前,渝中区建立了覆盖21平公里全域的CIM平台,1:1还原城市全面信息,可以实现对渝中区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停车场信息、消防栓等布局和基础信息,七星岗街道完成了近2平方公里、约220栋楼宇的建模,并对部分楼宇进行了精细化的BIM建模,为智慧楼宇管理提供服务。
2.共建基层治理数据库。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民政局共同探索基层基础数据、事件数据、感知数据等关键数据内容,规范采集及存储标准。通过整合相关部门人、地、物、事、情等数据,共建全市基层治理数据库,目前,市民政局正在梳理提供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治理单元,村居“两委”成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等基层治理力量,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基层服务对象相关数据汇聚至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部门数据资源池。通过基层智慧治理渝中区试点,已初步汇聚渝中区基层治理全量数据,基本建成渝中区基层智慧治理主题数据库,完成对象库178万条,业务库15万条,感知库31万条数据治理,持续打通党务、政务、综治的数据资源,不断的汇聚多元、多维度的数据,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打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3.推动基层数据源头统一采集。据不完全统计,渝中区某社区工作中涉及30个业务系统(包括:4个国家级、21个市级、5个区级)、131张业务表格(涵盖规划、建设执法、应急、民政、社保等),总计1213个数据项(其中重复使用人、房、企业数据185项)、90个政府便民服务入口。通过基层智慧治理渝中区试点,形成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利用的数据资源建设体系,有效降低社区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基层工作效率。目前,社区131张报表现已整合约50张报表。探索社区采集端统一业务入口、统一数据采集,推动市民政局“渝快社区”APP、市委政法委综治APP与渝快政(基层治理)APP应用和融合,并打通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等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社区工作人员获得感大幅提高。
4.打造基层治理应用场景。从基层治理高频业务着手,综合考虑渝中区实际工作需要,探索打造“消防智慧联动”“电梯智慧管理”“出租屋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社区党建”“食品安全管理”等典型应用场景,进一步延伸基层智慧治理触角。其中,“消防智慧联动”实现全区近3000个消防栓、54个微型消防站、不同类型物联网设备的点位可视化,实时掌握设施设备状态、消防隐患的情况,为消防救援精准匹配提供数据支撑;“电梯安全管理”对全区7000余台电梯点位分布、电梯档案、视频监控、维保记录等关键信息进行呈现,为电梯运行及故障提供全流程监管。从疫情防控静态管理着手,民政部门提供低保对象、特困对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流浪乞讨人员等数据,探索打造疫情静态管控应用场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支撑基层人员精准帮扶辖区内困难群众,保障特殊群体人群的生活需求和医疗需求。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加快基层智慧治理试点步伐,理清理顺治理机制、做优做特应用场景、用好用活各类数据,推动基层智慧治理由点及面、推广应用。
(一)优化协同机制,汇聚工作合力。扩大基层智慧治理试点应用领域范围,建立长期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政务信息化规划建设,推动市、区(县)两级基层治理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切实让基层智慧治理相关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汇聚政务数据,提高工作成效。整合人、地、物、事、情等数据,持续推动“基础数据、事件数据、感知数据”汇聚到基层智慧治理平台,搭建全市基层治理数据库,支撑疫情防控、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等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场景打造,推动政务数据“能上能下、条块相通”,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向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转型。参照《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推动建立《重庆市基层治理单元代码》标准,民政部门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优化调整后,及时调整代码,各市级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参照使用,促进基层治理数据跨部门共享。深化政务数据共享融合,将市级部门业务数据精准分解到社区,减少社区数据重复采集,有效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实行村(社区)数据综合采集,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进一步为基层减负、为治理增效。
(三)总结成功经验,塑造工作品牌。探索加强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应用,持续叠加CIM+应用。推进社区服务“三事分流”“五社联动”网上协同。按照政府管理事项及公共服务、社区公共事项及公益服务、居民个人事务和市场服务梳理分类,“三事”分责,建立社区服务事项清单。一门受理居民服务诉求,分送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组织及乡镇(街道)等不同渠道协同办理,并通过线上反馈办理进度和结果,开展满意度评价。开展城乡社区在线协商议事,建立完善社区在线协商工作机制,利用“渝快社区”APP征集协商主题,发布协商公告,通知协商主体,提高协商效率,方便社区居民全天候、全地域、全过程参与。要推动基层公共事务决策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社区居民通过“渝快社区”APP参与决策,了解决策过程、结果和实施进展。全面归纳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庆基层智慧治理特色品牌,并在全国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此复函已经代小红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