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640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肖国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三维大数据中心”落户西部科学城,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第0640号)收悉。您提出的建议对提升三维大数据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扩大三维大数据的应用场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所需高质量数据服务需求问题,推动实现城市的数字经济转型、传统产业的智能升级以及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局高度重视,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纳入有关规划
(一)规划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渝府办发〔2019〕66号)规划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电子地图标记、三维地形图模拟、卫星定位技术,以数字孪生城市概念为基础,绘制集成全域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本底、历史人文本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等全要素自然资源,整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等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二)纳入数据治理“十四五”规划。我局牵头编制的《重庆市数据治理“十四五”规划》已将“三维大数据中心”建设内容纳入规划范围。
(三)力争进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成渝枢纽节点建设内容。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支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总体部署,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布局,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我局正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申报、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成渝枢纽节点,统筹川渝区域数据中心建设、算力均衡、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和安全防护,目前已将“三维大数据中心”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的方案编制单位,力争纳入建设内容。
按照《重庆市支持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金融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若干措施》,有关部门将对三维大数据人才培养、税收、金融方面给予支持。
二、推进行业应用
一是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市大数据发展局牵头,对接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对经济、环境、城建、能源、交通、社会等领域运行态势实时量化分析、预判预警和直观呈现,持续加载城市交通、建筑物、基础设施、人等全要素的全量运行数据,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映射关系,形成从城市规划到建设、从地下到地上、从时间到空间虚实交互的数字孪生城市,推动现实城市、数字城市紧密协同,形成集全景展现、仿真预测、指挥调度、决策优化等于一体的大平台
二是部门推出三维大数据应用。市应急局按照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和《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围绕应急实战需求,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天眼”卫星监测系统等三维大数据应用,智能应急重点工程纳入了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市城管局已完成应急指挥平台(二期)、大数据平台(一期)、桥梁结构运营状态监测系统(马桑溪大桥、高家花园大桥、大佛寺大桥)、城市桥隧信息管理系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平台、两江四岸城市照明智能监控系统等建设。扎实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智能化升级改造、城市管理综合监督协调平台、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二期)、政务云平台、执法指挥调度智能平台、园博园数字景区、建筑垃圾监管平台等项目建设。启动了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智能化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建设。市住房城乡建委正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契机,统筹推动政务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建筑业融合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2018年底启动智慧住建项目建设以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能建造为核心,向前延伸到智能制造,向后拓展到智能运维和智能管理,建成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和多个专项应用,形成建筑业、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库。同时,积极培育行业智能化场景应用,建成智慧工地3300个、智慧小区238个、智能物业722个。
三、智慧城市创新应用
围绕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和生态宜居发展需求,着力打造智能化创新应用,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水平。产业融合领域:“渝快融”汇聚全市26个市级部门及单位的108类涉企数据,已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近350亿元。实施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已集聚忽米网、阿里飞象、航天云网等180多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服务企业5万多户。民生服务领域:完成44家“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实现网上预约诊疗服务,90%的区县实现了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打造“渝教云”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在各类平台同步课程资源60万余条,在疫情期间为全市师生提供线上教学服务。城市治理领域:全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初步建成投用,已汇聚数据表716张、数据3100万条、视频监控9000余路,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直辖市)层面城市管理行业大数据中心。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单元网格近4.9万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覆盖率达90%。持续加大物联网应用试点建设,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建成率达90%。政府管理领域:基本建成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目前“渝快办”平台用户已达到2065.7万,用户数量全国排名第7,累计办件量超1.6亿件,居全国领先。生态宜居领域:稳步推进“智慧气象”建设,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40%、月降水预报准确率提高12%、月气温预报准确率提高16%。建成礼嘉智慧公园,入园体验人数超65万人次。
四、推进数据共享开放
(一)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基本建成“2+4+N+N”的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2”即共享系统和开放系统,“4”即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四大基础数据库,两个“N”分别指部门资源池和主题数据库。依托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有效支撑多类政务应用,实现政务数据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
(二)构建共享开放体系。在全国各省市率先构建完成向上连接国家,向下连通区县,横向打通市级部门的“国家-市-县”三级共享体系,全市76个市级部门、38个区县及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全部接入市级、国家政务数据共享系统,打通了国家部委到区县部门数据双向流通渠道,实现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无缝级联与互联互通。
(三)支撑三维大数据。按照《重庆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管理办法》,支持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向有关三维大数据院校、企业开放,支持有关数据参与流通。
我局将会同市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民政局等部门,与有关院校和企业建立长期对接机制,将有关政府部门的三维建设需求,通过有关院校和企业快速转化为实际产品,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和院校企业发展。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