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8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字体: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政协四次会议第0860

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王巍委员:

您提出的《贯通多系统个人基础数据,提升城市公卫智能管理能力》(第0860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问题成因分析

我们高度赞成您指出的个人基础数据的问题,经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研判,我们认为成因如下:

(一)国家部委限制。一是部分国家部委解释法律法规一刀切。如《电信条例》笼统规定了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然而电信内容并无明确定义,通信管理部门解释时,将电信用户所有信息定义为电信内容,为疫情防控时的个人数据共享带来不便。二是部分由国家部委直接建设或按国家部委要求建设的信息系统,对本地数据留存、导出进行了限制,为我市政务数据共享带来较大障碍。如税务机关鉴于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工作要求,纵向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的垂直管理系统进行内部管控,横向通过自建共享系统、专线与银行等机构进行数据共享。

(二)数据治理步伐不同步。一是国家部委行业系统间数据治理的统筹力度、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均存在差异,客观导致市级各部门在缺乏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推进数据治理步伐不一致。二是部门提供的证照数据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时性、鲜活性不足,部分证照甚至未数字化,难以有效支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三是市级部门及区县对原有系统内部整合、数据融合存在技术和机制障碍,创新发展需要一定周期,影响全市一盘棋的高效共享与开放数据工作。

(三)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共享效率存在矛盾。一方面,数据共享开放的需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数据的无序流通与共享,又可能导致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的重大风险,必须对其加以规范和限制。

(四)支撑保障力度不够。一是大数据智能化工作专业性强,对人才层次要求较高,体制机制导致体制内外的专业化人才薪资收入差距较大,面临招才难、留才难窘境。二是大数据智能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工作任务重,但区县大数据主管部门配备人员极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二、办理情况

(一)在全国人大对相关部委提出建议

我局杨帆副局长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国家部委限制个人基础数据共享的情况,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信息共享制度的建议》,向海关总署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海关总署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信息共享制度的建议》等人大代表建议,有力促进了相关部委解决问题。

(二)建立市区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国办发〔2021〕6号),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强化各区县各部门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职责,组织区级政务部门按照“三定”职责,全面摸清政务信息资源底数,按照《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梳理形成衔接一致、完整有效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清单、需求清单、责任清单,组织区县部门对照政务服务目录、数据目录清单,以满足政务服务需求为目标,编制形成政务服务主题库数据共享采集责任清单。将市级部门政务数据“三清单”制度向区县延伸,2021年允许区县向市级部门提出数据需求,新数据采集需求纳入市级部门2021年绩效考核目标。

(三)开展市区政务数据协同试点

2021年4月2日,为统筹推进数据归集利用和共享,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有序、协调有力的市区两级政务数据共享工作格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开展市区两级政务数据协同试点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市区政务数据协同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大数据发〔2021〕11号),从试点区县数据资源池、建立健全下沉数据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下沉数据的安全保障体系、承接部分市级部门的数据、开展下沉数据的应用、落实市级部门提出的数据采集任务6个方面开展试点。

预计2021年底前,市级政务数据下沉区县机制初步成型,跨层级跨系统的政务数据“三清单”制度初步建立,试点区县数据共享统筹协调能力显著增强,区域数据共享应用成效明显提升。

(四)梳理形成人口数据规范

我局拟在两江新区大数据发展局《两江新区人口、法人库规范》的基础上,优化升格为全市人口规范。目前该规范已经梳理基础信息、录聘情况、学历学位、试用情况、行政党派、职业资格、出生、纳税等106类子集。

(五)持续汇聚人口基础数据

按照《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渝府令第328号)等法律法规要求,市公安局积极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提升城市智能治理能力,牵头建设的重庆市自然人信息数据库以公安人口户籍信息库为基础,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叠加人力社保、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信息,并通过全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分级分类按权限提供给党政部门使用。截止2020年底共整合22个政务部门、80个信息事项,形成4997万余条自然人信息,累计为全市各级政务部门提供3575万余次自然人基础信息查询服务。

(六)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

按照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我局已经启动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模式为2+4+n+n,即升级共享系统、建设开放系统共2个系统,建设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4大基础数据库,建设n个部门资源池和n个主题数据库。您提到的基于交互式数据交换系统,我们拟在现有平台底层架构基础上,对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管理、优化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建立依职能按需共享业务模式,强化数据采集分发管理等功能,推动横向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和纵向市、区县两级政务数据资源的双向流动。加快推动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与国家政务大数据中心对接,引导各区县建设二级共享系统节点,并与市级系统对接,实现国家、市、区县三级架构互联互通。制定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规则与流程,市级各部门根据权责界定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的生产责任和使用权限,明确划分政务数据资源可共享类型及范围、不可共享类型及说明、需求类型等内容,确保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合理有序共享。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考核评估机制和管理办法,定期对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评估结果与部门年度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审批挂钩,以评促建,形成预算动态调整和约束联动机制。

(七)建立完善人口综合数据库

以公民身份证号为标识,以公安自然人基础库为基础,围绕自然人管理对象分类,对公安、人力社保、民政、卫生健康、教育、法院、残联等部门的人口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清洗、抽取、封装、视图关联、比对分析等处理,制定人口标准数据元。以人生事件(出生、入户、入学、工作、结婚、生小孩、退休、死亡等)为驱动,建立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身份证、学籍证明、社保卡、结婚证、离婚证、退休证、死亡证明等行政结果数据更新规则,明确自然人基础库的内容组成、数据来源、整合规则和信息流向等,确保自然人基础数据及时更新,供基层使用。

此答复已经代小红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15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