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62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字体: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629

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秦志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中新大数据灾备中心纳入“数字重庆”政务云“两地三中心”体系的建议》(第0629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201313号)精神,切实解决我市各级各部门机房分散建设、“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2015年,我市立足两江云计算产业园配套设施、产业基础及电价优惠等优势,依托浪潮数据中心构建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

为推进电子政务工程集约化建设,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信息化系统集约化迁移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要求我市各级各部门非涉密电子政务工程必须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功能进行建设,原则上不再保留非涉密机房。

2019年,为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我市出台《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提出“管云管用管数”总体目标和12项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集约化建设工作要求。为落实“云长制”工作要求,加快构建“数字重庆”云平台,同年10月,在原有浪潮政务云服务商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新增阿里、腾讯、紫光、华为等4家政务云服务商,着力构建多云融合、充分竞争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招标文件明确,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的主数据中心位于两江新区云计算产业园。截至2020年底,全市首批云长单位(55个市级部门、38个区县、2个开发区)累计2458个信息系统迁移上云,上云率达98.9%

二、关于“两地三中心”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数字重庆”云平台功能体系,规范“数字重庆”云平台管理,我局研究起草了《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并研究制定电子政府云平台安全管理办法、弹性配置标准和服务目录等制度;组织开发“数字重庆”云平台多云管理系统并上线试运行,推动各政务云服务商开展数据录入和云管平台对接,从制度上、技术上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云平台的管理。同时,谋划建设同城灾备数据中心、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和异地灾备数据中心,逻辑上形成“两地三中心”格局。同城灾备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提供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服务,同城双活数据中心为生产数据中心提供业务应用备份、恢复以及业务应用的实时、同步服务,异地灾备中心为生产数据中心和同城灾备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服务。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规范,数据中心设立的同城灾备中心,距该数据中心的物理距离一般在60km以内;设立的异地灾备中心,距该数据中心的物理距离一般在200km之外。

三、大力支持綦江区与新加坡相关企业合作

2015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落户重庆以来,中新双方围绕“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主题,聚焦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重点合作领域,高起点、高水平、创新性地推动项目合作。我局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信息通信领域合作的牵头部门,会同市中新项目管理局等部门,大力推动綦江区等相关区县与新加坡企业在信息通信领域开展合作;积极支持綦江区政府与新加坡新科电子、宝德工程公司等企业,就大数据灾备中心项目建设、运营等事宜开展合作洽谈;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就共同推动中新(重庆)数据灾备产业园项目合作达成一致。

为深化“十四五”期间中新信息通信领域合作,我局牵头编制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信息通信领域专项规划(20212025)》,提出“探索依托新加坡胜科能源基地建设中新(重庆)数据灾备产业园”,该规划已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审议,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四、加快推动灾备数据中心相关工作

2020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201922号),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目前,我局正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紧密协作四川省、成都市两级发展改革、大数据发展部门,加快编制《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建设方案》,深入研究我市数据中心整体布局、集群发展、能源保障、数据流通、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您提出的中新大数据灾备中心有关建议,我们将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建设中统筹研究。

同时,我们将以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为契机,根据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发展相关精神,落实我市碳达峰行动有关要求,按照数据中心建设规范,综合各区域地质灾害、节能环保、土地供应市场需求、产业基础、网络配套等因素组织开展全市数据中心规划布局。建议綦江区立足区位、产业、旅游等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有序发展规模适中、集约绿色、具有特色的数据中心。符合条件的,我们将积极支持纳入全市数据中心规划布局范围。

此答复函已呈我局罗清泉局长审签,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若您对以上答复有其他意见、建议,请填写在回执上或者通过电话等渠道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14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