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字体: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5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复函

陈文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推进“数字生态共同体”建设的建议》(第1185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组织实施数字经济重大专项

按照《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工作部署,我市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围绕数字经济重大共性需求和重点行业需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化。组织实施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物联网、5G、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领域重大主题专项,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突破了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瓶颈。

(二)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平台

依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联集团、中科云丛等单位,在智能物流网络、智能传动与控制技术、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等领域培育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数字经济创新平台百余个,引进打造联合微电子中心、国家集成电路IP创新共享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等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

(三)加快布局区块链产业

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我市区块链创新应用也快速起步。在发展规划方面:201711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培育及创新应用的意见》,成为全国首个以省级部门名义发布的区块链产业发展指导文件。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把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技术研发方面:建成重庆数资区块链研究院、钛星区块链实验室、金窝窝区块链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3个研究机构,为全市区块链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打下基础。在产业集聚方面:建设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基地——重庆市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签约入驻浪潮、印链等企业40家。在行业应用方面: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首次将支付宝区块链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新注册登记营业执照全部加入政务区块链,发出首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营业执照。交行重庆分行上线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成功办理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一是抓重点项目落地。加快推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浪潮、360集团、京东健康等一批重点项目今年正式落地。二是抓平台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平台企业,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链条,根据种子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的不同特点,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运用平台经济零边际成本的优势,不断释放平台开放性带来的吸引力,持续构建起良好的监管环境和营商环境。聚焦平台型龙头企业基于产业生态,通过投资、孵化不断裂变大量技术创新和模式融合的潜在独角兽企业。三是抓龙头企业招商引资。着力培育引进国内或全球知名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共享,投融资体系对接,品牌效应辐射,产业发展要素集聚。

(二)抓数字经济载体培育形成新动能

一是加快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科学谋划数字经济综合体发展区域布局。根据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统筹规划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强化重点区域集聚效应。二是抓大数据智能化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建设。引导园区、大数据智能化赋能中心和龙头企业,梳理未来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建立潜在大数据智能化独角兽企业培育库。结合独角兽企业成长特征,谋划潜在独角兽企业培育路线图和计划表,出台适宜独角兽企业培育的专项政策。三是抓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先机。今年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扩容至上海、青岛、深圳三家。为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和融通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聚焦打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建设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体系等方面,积极申报创建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三)抓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业态

一是抓融合发展。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研究,促进融合发展。在农业上,积极推进生产端的智慧农业,积极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继续推广消费端的农村电商,通过网络平台各种服务嫁接于农村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在工业上,加快推进5G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实施“5G+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培育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产业生态。在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场景,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场景,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场景上积极推进5G网络的融合应用。在制造业上,数字化转型整体推进,制造企业顺应数字化变革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出发,由内部改造到外部协同、从单点应用到全局优化,持续推动企业数字化、服务化升级。在服务业上,在消费零售领域,智慧物流领域、电子支付领域、社交娱乐领域、线上教育领域上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应用,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并加快向规范提质方向发展。二是抓应用场景建设。继续聚焦建设“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并在“用”这一方面,打造典型智能化应用场景。继续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抓手,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方面,构建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场景,将技术进行有效转化。继续做好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最新成果征集并发布,在全市范围内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积极推进区块链应用示范

引导市场主体由“互联网思维”向“区块链思维”转换,努力将我市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块链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在金融领域,支持利用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属性,推动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管理等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在供应链领域,支持将区块链所具有的时间戳、不可篡改、交易可追溯等技术运用于商品生产和分配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包括从原材料到成品制成再到流通至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优化商品的生产、市场推广、购买和消费方式,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营造信任和诚信的环境氛围。在智能制造领域,鼓励依托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点对点通信的高效模式,加强区块链与物联网深入融合,共同推动海量设备互联条件下的数据传输、节点信任、网络安全等领域应用,推动设备通过区块链技术自动执行数字合约,实现自我维持、自我服务,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支持利用区块链建立不可篡改的数字化证明,保证部门间数据的可信流通和共享,在数字版权、知识产权、数字证书以及公益领域建立新型认证机制,推动资产数字化,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打造“区块链+”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领域的品牌,引导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医疗、精准脱贫、交通、食品安全、能源、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让人民感受更加便捷、更加优质、更加安全的智能化服务。

(五)加快推进区块链产业集群建设

以重庆市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为基础,大力引导区块链产业区域集聚。一是按照“一园一政策”的原则,对区块链主体、平台、创新、金融、人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平台建设、高素质人才引进、重大示范工程、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二是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区块链龙头企业。三是鼓励有实力的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开放式公共孵化平台,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区块链应用技术和底层技术研发能力的研究型企业。并鼓励研究型企业以密码学研究为重点,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打造区块链应用方向,研发安全可信的数据服务及交易平台,提供安全可信的数字身份服务。

(六)加快区块链核心技术突破

强化协同攻关,大力发展底层公链技术。一是鼓励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进非对称密码技术、共识算法、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等核心技术的创新演进。二是探索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力争在解决区块链耗能高、存储需求大、规模交易速度慢、隐私保护存在漏洞等方面实现快速突破,打造面向行业的区块链应用技术体系,降低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难度,抢占行业制高点和话语权。三是设立区块链创新专项,奖励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团队、企业和个人。

此答复函已经罗清泉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04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