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6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字体: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68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牟成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的建议》(第0868号)收悉。您提出的建议对推动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开放,促进政务数据资源的商用、民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此,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情况

依据《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近年来,我局围绕政务数据资源标准建立、平台建设、系统整合、资源共享、网络优化、开放应用、制度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工作,基本构建起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一)推行政务数据共享“三清单”制度

依据《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需求清单、责任清单、目录清单“三清单”制度,印发部门责任清单并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全市市级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新增247类,涵盖了72个部门和单位,政务数据资源总量达到了3640,共计53253个信息项;实现了3309类数据资源、47928个信息项的共享接入,覆盖了69个部门,同比增长31.5%,基本满足部门间数据调用需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数量及质量完成情况纳入2019年市级党政机关职能绩效目标,50个市级部门2019年归集共享数据资源均超过95%,接入数据字段合格率均大于80%,“三清单”制度初显成效。

(二)巩固提升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在全国各省市率先构建完成向上连接国家,向下连通区县,横向打通市级部门的“国家—市—县”三级共享体系,截至20191226日,全市38+2个区县(开发区)共享系统全部接入市级、国家政务数据共享系统,我市率先构建完成“国家—市—县”三级共享体系,打通了国家部委到区县部门数据双向流通渠道,实现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无缝级联与互联互通。

2019年内市共享系统共支撑37个市级部门和22个区县政府开展业务协同应用,市共享系统日均调用61万次,累计数据调用超2.26亿次,数据调用量超78亿条,累计访问流量2.62TB,调用次数同比增长26.3%,访问流量同比增长3.6%

(三)构建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

启动“两个系统+四大基础库+N个主题库+N个部门政务数据池”的数据资源汇聚体系建设,完成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初步设计编制,编制印发《关于印发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重点工作实施计划的通知》(渝云长办〔20194号),初步构建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升级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电子证照基础数据库,围绕应用建成企业融资、脱贫攻坚、投资项目、政务服务、信用信息等主题数据库,支撑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精准扶贫、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等工作,完成市级考核目标任务。

(四)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建立政务数据安全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启动全市政务数据安全体系研究,初步形成政务数据资源安全体系研究方向:安全管理制度、政务数据分类分级指标及管理机制、政务数据资源安全标准体系、政务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政务数据安全预警机制等。启动政务数据资源安全管理办法编制工作,初步研究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界面、国内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我市数据安全现状、政务数据安全应用范围等。2019年全年无政务数据安全事件发生。

二、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开放

针对您提出的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的建议,我局拟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以解决我市政务数据资源开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在今年内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

(一)统筹推进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细化《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重点任务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基本建成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提升数据统一调度和集中展示能力。根据328号令,升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发布规则和数据开放流程,对不同安全等级和敏感程度的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开放,初步建成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系统。4月底前完成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基础数据库在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集中部署工作。推动部门数据资源池规范建设,6月底前完成部门数据资源池在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集中部署工作。推动营商环境、企业融资、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主题数据库6月底前,政务服务、公共信用、招商引资、投资项目等主题数据库12月底前在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完成集中部署。

(二)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体系

增加一批云长制单位,扩大“云长制”覆盖面。推动出台政务数据资源“聚通用”规范化管理文件,建立数据“聚通用”调度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开放机制。探索建立“负面清单”,进一步完善“国家—市—区县”三级共享开放体系。推动各区县对照政务数据资源“三清单”制度,发布区县政务数据共享目录和责任清单。探索将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民航、铁路、道路客运、公共资源交易等公共数据纳入全市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体系并集中部署至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支持相关企业数据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开展数据共享开放与安全审计工作。

(三)抓好数据汇聚共享开放

进一步强化政务数据资源“三清单”制度,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发布2020年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开放目录和市级部门责任清单,明确数据共享开放相关责任。通过数据大集中,促进基础数据库、部门资源池和主题数据库在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分类集中布署,不断提升政务数据质量,有效支撑智慧城市相关应用的实时抓取和实时分析;通过数据大融合,促进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社会数据在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的融合应用。依托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系统,有序开放政务数据资源,研究政务数据开放合作相关制度,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释放政务数据价值。

(四)推动全市政务数据安全体系建设

开展政务数据安全体系研究,以调研、咨询研究等方式,整合高校、社会各方优势资源,积极部署、统筹推进,积极推进编制《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探索政务数据安全内控外审机制、政务数据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形成政务数据安全应急体系,有效方案化解政务数据资源安全风险。完善政务数据安全管理专家库建设,增加12家数据安全测评机构,完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明确数据采集、存储、流通、应用等各环节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初步形成政务数据资源安全体系。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落实采集汇聚、共享开放、数据使用、保密管理、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数据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责任,有效保护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五)开展政务数据标准体系研究

积极推进政务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推动出台《重庆市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制定覆盖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全流程实施数据采集、汇聚治理、共享开放等关键共性标准,完善数据资源分级分类、共享开放机制流程、汇聚治理等相关规范。筹建全市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标准研制,提升大数据标准研制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六)抓好服务考核评估

依据《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工作情况评价办法,做好政务数据资源服务督导工作,形成绩效评价、行政问责、经费约束、动态审计、目标考核相联动的管理机制,提升数据治理效率,推动形成长效化的高质量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机制。

此答复已经罗清泉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0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