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3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字体: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33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复函

何镇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服务业智能化推进“智能化+民生”发展的建议》(第0533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动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6228号),策划提出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强调应用现代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新兴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促进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相融合、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相结合发展。并于2018年认定“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信息服务集聚示范区、渝北区重庆仙桃数据谷信息服务集聚示范区”为代表的一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二)积极完善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生态。制定《重庆市智能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加强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了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独立研发机构等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工业设计、专利池、检验检测等行业级科技服务平台,持续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着力推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方向与智能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相互衔接,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立健全涵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和成果转移全流程的创投、风投、股权、私募等投融资体系,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孵化器和加速器,依托重点园区常态化开展路演路试,推动创新成果加速熟化。

(三)编制《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提出打造与物理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互的重庆市数字孪生城市的发展愿景,明确以135”总体架构统筹推进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其中,“1”即一个城市智能中枢,“3”即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标准评估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等三大支撑体系,“5”即面向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和生态宜居等五大板块的智能创新应用。重点推动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慧城管、智能政务、智慧文旅等29个领域的74个重点项目,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大力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积极落实《重庆市高端研发资源引进培育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1686号)和《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引进实施办法》(渝科委发〔2016129),大力培育引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评估认定,兑现相关政策,弥补我市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同时也积极鼓励各新兴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支持从事民生服务智能化的研究机构建设。

(二)构建全市大数据资源中心。一是推动数据汇聚,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加快建设电子证照数据库,深化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等基础数据库建设,适时启动建设智能交通、生态环保、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精准扶贫等主题数据库。二是加快融合共享,编制全市统一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建立需求和责任清单机制,分级分类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编制发布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清单和开放清单。

(三)建设全市统一的APP服务平台。“渝快办”APP为基础,整合各部门建设的服务类APP,加快对接各类政务服务,持续引入市场化的便民生活服务,构建涵盖群众事项办理、停车、乘车、气象、空气质量、公共事业缴费、医疗、医保、社保、公积金、就业、旅游、社区、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体育健身、出入境证件预约申请和查询等各类民生服务的全市统一APP服务平台,打造“指尖生活”城市形成立体交叉、内外联通的信息共享、工作联动的民生服务平台

(四)稳步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搭建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系统,并与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对接。基于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清单和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系统,重点围绕市场监管、质量安全、节能环保、财税金融、医疗健康、医疗保障、社保就业等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和公共安全领域,通过数据产品授权查询、数据批量下载、应用接口调用等形式,面向社会提供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服务,最大程度发挥数据资源价值

(五)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深入落实国家和我市现有政策,进一步精简企业申报办理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类项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补助等行政事项流程。结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叠加”路径。加强现有市级各类专项资金统筹,加大对智能产业项目引进、前沿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平台建设、创新应用示范等领域支持力度,市级产业发展类、科技创新类专项资金优先安排支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结合本级财力情况,在市级定价权限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基金中加快推出一批针对智能产业和智能应用企业的降费专项举措。引导、鼓励和支持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出台扶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复函已经罗清泉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194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