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20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字体: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200

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王国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迅速推动我市区块链产业培育的建议》(第0200号)收悉。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是我市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之一,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出台《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培育及创新应用的意见》。提出了全市区块链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方向、政策举措。紧紧围绕政用、民用、商务领域的主要需求和行业痛点,优先推动区块链技术与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进一步推动我市区块链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努力将我市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块链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基地。

(二)成立重庆数资区块链研究院。由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与重庆数资科技公司联合成立,重点围绕区块链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开展底层技术、联盟链应用等研发,助推我市在财政管理、招商引资、行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进步。

(三)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建设。依托渝中区美源美源大厦、高九路总部城、化龙桥重庆天地等区域为载体,批复同意成立我市首个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聚焦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兴领域,发展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基础硬件开发、底层协议构建、应用场景拓展等相关产业,力争创建西部地区领先的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

(四)加强区块链人才培育引进。高校新设置专业向大数据、智能化等与区块链相关的专业倾斜,加强区块链相关专业建设,调整完善专业课程模块,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支持我市高校与BAT、华为等知名企业开展人才培育、技术研发,共建二级学院或研究院。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区块链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培育安全可控的区块链产品体系,重点研发非对称式密码技术、共识机制、可编程合约、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数字签名等区块链关键技术,加快形成安全可控的区块链产品体系,形成垂直领域成熟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及服务。创新区块链技术服务模式,重点发展智能合约、身份认证、资产数字化、产品防伪、溯源、安全防护等技术服务,推进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

(二)促进重点领域区块链应用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一批区块链创新应用项目,推动重点领域区块链应用发展。一是金融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属性,推动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管理等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二是供应链领域。将区块链所具有的时间戳、不可篡改、交易可追溯等技术运用于商品生产和分配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营造信任和诚信的环境氛围。三是制造业领域。依托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点对点通信的高效模式,加强区块链与物联网深入融合,推动海量设备互联条件下的数据传输、节点信任、网络安全等领域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四是公共服务领域。利用区块链建立不可篡改的数字化证明,推动资产数字化,改善公共服务领域的管理水平。五是社会公益领域。将公益慈善事业中的捐赠项目、募集明细、资金流向、受助人反馈等存放于区块链上,有条件地进行公开公示,方便公众和社会监督,助力社会公益健康发展。

(三)推动区块链产业集聚发展。引进培育区块链产业主体。引进行业内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块链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生态链各环节企业加强合作,构建多方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打造区块链产业生态体系。支持区县园区打造区块链产业基地,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区块链加速发展。成立区块链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及研究院,推动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加快区块链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四)建立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落实鸿雁计划,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区块链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高校设置区块链相关专业课程,扩大招生规模,定向培养区块链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本科一流专业、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双基地、高教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的遴选和建设中,向区块链专业进行倾斜。鼓励支持建设区块链人才实训基地。

此复函已经罗清泉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194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