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1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字体: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关于市届人大次会议第0112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娄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大模型技术推进重庆市数字政务发展的建议(第0112号)已收悉。经与市政府办公厅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摸底情况

数字重庆建设总体情况

20234月,重庆市召开数字重庆建设大会,提出聚焦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体系能力目标,加快建设1361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架构,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应用,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近一年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构建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工作体系、能力体系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系列制度规则,稳步推进数字化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按照最快系统部署、最小投入代价、最佳实战效果、最大数据共享要求,系统谋划部署数字重庆建设,不断提升数字化技能、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一体推进数字重庆建设的良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1.关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构架、统一标准、统一支撑、统一运维原则,建成投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支撑应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打造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数据编目达到10万类。建强一朵云”,做优一张网”,按照政务外网与视联网一网两线、异构互备,建设全国首个异构互备的电子政务网络。抓实山城链”,建设41个区县级子链丰富感知系统”,累计编目接入视频、传感器等668万个感知终端实时数据。结合满天星行动计划,开放80余个能力组件场景,推动政府+企业共建共享能力组件。建成投用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覆盖全市所有部门、区县,数字资源开通时间跃升至分钟级”,全面实现数字资源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配置

2.关于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坚持三级联动、综合集成,全力打造三级治理中心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的智能中枢,初步建成1个市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41个区县中心和1031个镇街中心,三级治理中心协同实战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助力提升超大城市发展、服务、治理能力。市治理中心聚焦党建统领、设施运行、应急动员、社会治理、生态景观、文明创建、生产生活服务等7大板块重大事项实施、重大风险防范、重大活动保障,统筹谋划下属跑道,并明确跑道牵头部门,确保责任落实、场景落地、工作落细。系统梳理城市体征指标,推动形成体征指标专题库,打造体征一键查、事件总枢纽、风险一张图、城市体检表,韧性安全城市体征指标体系初步形成,支撑全域全量全时感知城市运行态势,加快赋予城市以实时、动态、鲜活的生命感。区县治理中心发挥实战枢纽作用,建立区县、镇街数字化协同机制,推动跨镇街协同,构建横向到部门、纵向到网格的业务协同能力,实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关于六大应用系统

坚持把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等6个应用系统作为数字化变革的主战场,加快体系构架迭代升级,厘清跑道边界和层次,全面梳理核心业务,滚动推进四个一批应用开发,50余个典型应用上线运行,17个应用获国家层面肯定推广,形成了一批成果亮点,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开始显现。

4.关于基层智治体系

整合七站八所,构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板块,实现网格优化调整、网格党组织建设、社区专职网格员配备全覆盖,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1031个镇街全覆盖部署推开,通过建立三级职责清单,细化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职责清单,提升了镇街和村社服务群众、保障安全实战能力,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我市141体系建设成效,在中组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等会议上交流。

(二)重庆市数字政务发展现状

2023年以来,重庆市大力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围绕建设整体智治、唯实争先的现代政府,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大力推行智慧监管,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以数智化引领提升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效能服务发展、服务美好生活、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取得积极成效。

1.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

重点启动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架构重构,推动将传统政务中台建设模式优化为基于一体化平台开发、三级治理中心贯通模式,以新建+利旧”的方式实施重构,快速部署一窗综办、统一事项管理、办件信息库等11个核心应用系统。目前,重构后的渝快办已上线运行,成为全国首个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融合政务端,最大限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简表单”“减材料”“优流程平台整合构建全市统一政务服务入口,提供统一用户、统一消息、统一咨询、统一受理等核心功能,上线103项便民服务应用,“一网通办”上线全量286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为目标,整合各部门、各区县数据资源,在渝快办上线一件事服务集成办理专区,围绕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以流程再造为抓手,全链条深化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全场景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助力实现群众和企业事项办理一次申报”“一次填写”。截至目前,“一件事一次办”上线80个集成办理服务事项,总办件量超过92万件

2.渝快政协同办公平台

聚焦全市统一政务办公平台的总体目标打造渝快政协同办公平台,完善基础功能、深化协同功能,基本实现组织在线”“沟通在线”“业务在线,支撑打造掌上办公之城。目前,渝快政已上线即时通讯、音视频通话、日程待办、密聊、智能机器人等数十项功能,用户支撑能力扩增至80万。在此基础上,搭建全市统一通讯录,组织体系纵向贯通市、区县、镇街、村社、网格五级,横向覆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三)重庆市大模型发展现状

AI大模型产业涉及产业链条较多,大致可以划分为硬件层、数据层、算法层、大模型、应用层等。目前已在渝落地的硬件层企业主要有华为、中科曙光、浪潮、紫光等,数据层企业有百度、阿里、京东、联通数科等,算法层企业有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中科摇橹船等,大模型企业有京东、阿里、科大讯飞、360等,应用层企业有蚂蚁金服、海康威视、海尔、中科闻歌等。在大模型数据基础服务市场,主流大模型企业均建立了大模型团队。2023年以来,科大讯飞讯飞星火v2.0大模型、马上消费天镜大模型、云从科技从容大模型、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兆言大模型、重庆交开投知行交通大模型等多个大模型先后在我市发布。同时,为促进大模型发展推动大模型研发、培育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全国首个大模型联盟——重庆市大模型联盟202395正式成立。联盟旨在链接模型训练、数据供给、学术研究、第三方服务等多方面机构,打造政府、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等各方共同参与的重庆大模型创新合作与对接平台,引导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覆盖政府咨询、标准制定、项目协作、技术攻关、产业推动、交流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科大讯飞、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48家国内头部大模型企业作为首批联盟会员加入,涵盖了目前国内主流大模型厂商。

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将大模型技术纳入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形成数字重庆的智慧化底座的建议

结合您的建议,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推动大模型技术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融合。我市已建成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负责统筹调度网络算力、数据资源、共性组件、知识模型、应用系统等数字资源,高效支撑全域数字化改革应用。目前,在IRS系统优化完善过程中,正依托大模型相关技术,探索谋划基于IRS的数字资源调度大模型,实现对海量大规模数据的归集治理以及感知资源智能调度,最优化配置政务服务所需的数字资源。同时,研究打造渝快办政务服务智能客服场景,运用AI算法和政务大模型技术,通过人机协同方式,减少客服团队日常简单问题重复回答,提升问答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推动大模型技术与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融合。探索运用大模型技术和手段,在城市运行和治理大模型底座基础上,完成全市业务事项数据、事件运行数据、体征指标及基础数据等针对性训练,全面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在三级治理中心选取设施运行板块等,开展领域数据汇集和训练,形成专题分析模型,支撑城市体征科学评估。三是推动大模型技术与六大应用系统的融合。积极鼓励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法治、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六大系统全面依托大模型技术开展应用谋划和建设。以数字政务系统的民呼我为应用为例,该应用依托大模型赋能,对民生诉求进行数字化智能定义描述,优化完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事项流转机制,实现智慧分拨,减少中间环节,将诉求以最短路径直达办理单位,全面提升诉求流转效率。再以数字经济系统的产业大脑应用为例,该应用谋划构建数据汇聚-智能计算-能力生成-赋能服务一体的AI大模型,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以数据资源为核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联动,融合贯通政府侧、市场侧、企业侧、产业侧,提炼生成可重复使用的、数字化工艺技术、运营管理、行业知识与模型等组件,重塑产业组织形态和资源配置模式,支撑政府精准决策和产业精细治理,实现全行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协同发展。四是推动大模型技术与基层智治体系的融合。正在研究利用大模型的智能化分析、推荐、识别等能力,提供多模态图文识别、业务事项智能推荐等功能,完成基层智治体系事件运行分析,实现基层事件类型标准化、智能预案生产和智能化分拨,为基层工作增效减负。

(二)关于将大模型能力与机关事务运行场景进行有效结合的建议

结合您的建议,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推动运用大模型辅助机关公文写作借助公文领域专业大模型的语义理解、文本生成等能力,将政府对外公开政策法规、内部公文、常用文等信息进行沉淀管理实现了对部分公文的规范检查、用词审核校验等功能,大幅提高办文效率。二是推动运用大模型技术赋能办会场景。探索通过大模型赋能政务会议组织,智能拟制会议方案,减少会议组织协调时间,智能记录会议内容,自动提取会议纪要并与督办、公文、重点工作任务、档案等系统协同对接,让会议决议落地更高效。推动将大模型能力融入日常办文走件研究探索在内部协同办公平台中接入大模型能力推动建立专业模型,理解、学习并优化基于自然语言的办文走件流程,提高协同工作效率、督查督办效能。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动大模型技术与数字重庆建设中积累的数据资源体系和能力组件等公共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增强大模型能力与数据、知识、系统、应用、政策、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数字重庆的公共智能底座和“超级智能管家”。同时,以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将大模型能力与政府机关运行场景有效结合,利用大模型技术加快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打造“数字公务员”助手应用,助力机关工作提质增效,切实提升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此复函已经代小红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4419

人:曾晖

联系电话:1869669137067769968

邮政编码:4011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