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激励支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若干措施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83号)要求,对标《“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激励措施实施细则》,巫山县始终以“云联数算用”为着力点,推进实施“云长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渝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措施成效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云长制”改革
一是强化统一领导。建立“云长制”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和大数据资源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统筹协调全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二是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云长制”工作会议,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强化对全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标杆引领、安全防护。三是完成系统迁云。按照“上云为原则,不上云为例外”的要求,已实现将全县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向“数字重庆”云平台迁移,上云率达到100%。四是推进内部信息系统优化整合。采用消除“僵尸”系统、整合内部系统等方式实现整合率达75%,并将系统整合纳入我县新型智慧城市(一期)建设内容,待项目完工可实现整合率100%。
二、强化数据汇集,推动数据共享
一是搭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梳理汇聚各部门共享数据资源,对接市级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政务数据依托市县两级平台跨区域共享共治共用。截至目前,汇集共享数据资源969项,涉及10831个信息项,近100万条原数据。二是加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实施政务数据资源“三清单”管理制度,完善数据归集治理、数据交换共享、安全运营的工作机制,编制共享目录清单969条、需求清单169条、责任清单169条,涉及部门78个。三是推动信息系统对接。目前已实现与巫山数字果园系统对接,包含巫山县果农、供应商、经销商等基本信息,累计对接数据1660条。四是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制定《巫山县政务数据安全重大风险排查实施方案》,开展数据安排自查排查,落实数据安全责任,确保政务数据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下流通。
三、强化智慧城市建设,赋能社会发展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推动巫山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期)项目开工实施,部署数字巫山云平台、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和核心能力平台,打造智慧巫山“一张图”、统一门户、决策分析、指挥调度等专题应用场景;建设4G基站2986个,5G基站591个,自然村光纤覆盖率实现100%。二是民生服务能力提升。建成智慧医院1家,智慧校园1所,智慧小区1个,完成签发电子社保卡240740张,签发率达35%;发展智能化创新应用、打造线上服务品牌、培育互联网平台各1个。三是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建成一类视频镜头2346个,建设视频联网共享系统、社会资源接入系统、视频图像侦控作战系统等应用系统,累计接入110余家单位4100余路镜头。四是提升产业融合能力。建成智慧车间4个、智慧商圈1个、智慧工地12个、智慧景区4个;部署数字果园系统,已在全县1546个标准果园使用,覆盖面积17.6万亩,实现了全县24个乡镇的基础数据采集线上化;优化智慧旅游建设,升级巫山县全域旅游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小三峡智慧沙盘。五是提高生态宜居水平。设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1个、水质自动监测点1个;实施巫山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河长巡查监管力度。
四、完善“渝快办”政务服务体系,添彩群众生活
1.改建大厅“集中办”
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进一步优化办事环境,持续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不断完善线上服务,并高质量建成了政务大厅,并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投用。截止2021年12月22日,通过“渝快办”办理依申请类事项共计15812件,办结15324件,办结率96.9%,其中网上受理率80 %,实现“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办理。
2.配套服务“暖心办”
(1)完善网上办事指南。进一步规范了依申请类事项“四减”(承诺时限压缩比、平均到场次数、即办件占比、全程网办比)4个指标。一是依申请类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缩减的比例应提升到80%以上。截止到12月22日已提升到81.56%。
二是依申请类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应压缩到0.3次以下。截止到12月22日已压缩到0.16次。三是依申请类事项即办件比例应提升到40%以上。截止到12月22日提升到53.92%。四是依申请类事项全程网办事项占比应提升到80%以上。截止到12月22日已提升到82.88%。
(2)提供暖心便民服务。内设咨询引导台、填表区、办事窗口、资料复印区、洽谈区、茶水间、自助24小时便民服务区、休息区、更衣室、母婴室、绿色通道等,为办事群众提供暖心便民服务。“好差评”评价数据139610条(其中非常满意138486条、满意577条、基本满意54条),群众满意率100%,差评整改率100%。
3.方便群众“就近办”
夯实“1+26+340”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镇乡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可以就近办理社保、医保、民政,我县行政权力事项清单5017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346项,进驻“综合窗口”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913项、跨区县通办事项清单175项、“零材料”清单174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55项、“零跑动”清单995项、“最多跑一次”清单370项。
4.倡导业务“自助办”
全面推广“渝快办”APP,努力建成巫山智慧政务系统,丰富办事途径,依申请类事项全程网办已达80%以上,企业及办事群众可在电脑PC端、客户手机端、自助终端办理机上自主办理,达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营业执照、医保、社保等业务。
政务中心设有休息等待区显示屏18台、多媒体高清播放盒18套、排队取号机4台、广播叫号终端6台、窗口互动终端(叫号)100台、窗口互动终端(评价)100台、二合一高拍仪100台、工业级二维码扫描枪100台、自助服务终端3台、无人值守工作台1套、样表机29台、智能机器人1台、综合查询机2台、信息查询机1台、楼层引导机2台、身份证阅读器1台、身份证门禁控制器1台、二维码读头1台等设施供办事人员使用。
5.拓展模式“代理办”
推行“政务+邮政”、“政务+银行”、“政务+车站”、“政务+商超”等创新服务,村(社区)代办事项44项,有力推动了政务服务向“最后一公里”延伸,加快线上线下融合,逐步实现“网上办”。通过“互联网+督查”平台受理群众反映事项总数41013件,已办结40906件,办结率99.7%,满意和基本满意40473件,满意率99.3%。
6.窗口服务“热情办”
设置综合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无差别、跨省通办、“办不成事”等窗口,窗口办事实行首接责任制,即接即办,限时办结,容缺受理,做到申办资料“一手清”,回答问题“一口清”,受理办结“一次成”。